
什么是企業愿景
15-Jan- 2020
企業愿景是企業內部員工愿意全力以赴的未來方向或共同目標。一般而言,企業愿景大都以前瞻性的計劃或開創性的目標作為企業發展的指引方針。西方許多杰出的企業大多都強調企業愿景的重要性,因為唯有借重企業愿景,才能有效的培育與鼓舞企業員工竭盡所能,增加組織生產力,達到顧客滿意度的目標。

一、企業愿景的定義
企業愿景是指企業的長期愿望及未來圖景的感性陳述,即企業組織發展的藍圖描繪。企業愿景體現企業決策層的未來信心和意志,是企業大多數員工對企業未來的感知假設,是對“我們希望成為怎樣的企業?”的持久性回答和場景想象。
企業愿景不只專屬于企業決策層所有,企業內部每位成員都應參與構思制訂與溝通共識,透過制訂企業愿景的過程,可以使得企業愿景更好地被員工認同,更具價值感。通過員工個人理想與組織目標的結合,激勵企業員工奮勇向前,拼搏向上,促使組織力量極大化發揮。
企業愿景形成并明晰后,企業最高負責人應對全體員工做簡單、扼要且明確的陳述,以激發內部士氣,并應分解落實為組織目標和行動方案,進行具體推動。
二、企業愿景的陳述
在美國,非常明確地將企業愿景與企業使命區分為目標描述與任務陳述,但也有的將兩者統稱為目標陳述或使命陳述。
中國的企業以及管理學界在這方面的陳述可謂是五花八門,有的將愿景當作使命,有的將使命當作愿景,有的用經營宗旨的叫法,有的叫做經營目標,甚至一些企業直接用價值觀或者經營理念來概括。這說明目前中國引進西方管理的混亂局面,同時也反映中國企業大多尚處于企業發展的初級階段,缺乏對于企業存在理由、意義等哲學命題進行系統思考。
三、企業愿景的結構
企業愿景是戰略與文化的交集,既是企業戰略的指引,也是企業文化的導航。
企業戰略是關于企業作為整體該如何運行的根本指導思想,它是對處于動態變化的內外部環境之中企業的當前及未來將如何行動的一種總體表述。企業戰略所要回答的核心問題就是企業為什么能夠從外部得到回報并生存下去,事實上就是在回答企業核心業務、新興業務、種子業務三個層面業務的問題。因此,企業戰略最重要的是方向。這個方向長遠的看是企業愿景,短期的看是企業戰略目標。企業愿景雖是戰略與文化的交叉,但首先體現于企業戰略。企業愿景制定之后,企業戰略將圍繞愿景制定階段戰略指標體系、年度經營計劃以及相輔相成的關鍵業績考核系統。因此,戰略的思維應當是復雜問題簡單化,這個簡單化過程就是企業愿景的澄清、梳理、提煉的過程。
企業文化則是要解決為找對方向以及如何實現上下同欲的哲學之道和精神激勵。企業愿景為企業文化建設明確方向,沒有方向的任何文化激勵都將最終歸于無效。不能空喊我們一定要團結,一定要增加凝聚力,但是企業到底要往哪里走、該往哪里走都沒有解決,員工有力氣也沒地方使。在這里頭企業愿景就是戰略與文化的聯結點,它給了企業戰略與企業文化一個明確的方向,一個光榮的夢想。
四、企業愿景的作用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回溯千百年前的中國古人,飛翔在天是一種看似不可實現的夢想,但當楊利偉乘坐“神五”環游地球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持之以恒的夢想已經成為現實。
企業愿景就是如同這樣的夢想。當亨利•福特在一百年前說他的愿景是“使每一個人都擁有一輛汽車時”,很多人會認為他是神經病,但現在的美國社會,他的愿景已經完全實現,那我們又如何理解在一百年前亨利•福特為什么說這樣的話?通常會使人感到不可思議,但又會不由自主被它的力量所感染。因此,如果愿景是一種立即就被人所能把握實現的目標,那它充其量只能說是一個戰略目標,而不是企業愿景。
愿景的力量應該在于它是處于可實現而又不可實現的模糊狀態,它既是宏偉的又是激動人心的。因此企業家要關注自己企業的愿景是否能經常讓自己熱血沸騰,甚至熱淚盈框;能否經常為企業愿景興奮而徹夜難眠;能否萌發有一種熱情,一股沖動,想將它與員工分享。如果沒有的話,就必須考慮將現有所謂的企業愿景進行修改了。
企業愿景的哲學意義建立在“你想成為什么,所以你能成為什么”,而不是“你能成為什么,所以你想成為什么”。企業愿景的哲學智慧給予企業激發員工發揮無限的潛能和力量去實現藍圖。這也正是企業的“愿景領導”的根本之所在。